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腰椎管狭窄、膝关节骨质增生、滑膜炎、运动性损伤、骨髓炎、骨结核、股骨头坏死、等骨科疾病。
推荐专家
外伤性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
外伤性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比较容易,只要详细追问病史,结合临床及X线照片检查,大多数可作出正确的诊断。极少数诊断困难者可借助同位素检查、CT检查、远红外线热像仪及窦道造影检查协助诊断。
一、外伤史
病人有明显的外伤史,大多数是开放性骨折,伤势复杂,污染严重。伤后治疗不及时后早期处理方法欠妥当,措施不得力,如清创不彻底,错误地选择内固定治疗,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等。
二、临床及X线表现
1.急性期的临床及X线表现 大多数病人起病后在外伤后3--5天,开始为急性感染症状,患者寒战、发热,持续一周左右,并同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分叶增高,血沉加快。受伤部位 明显加剧,有时出现跳痛。局部有红、肿、发热、压疼等急性炎症表现。伤口有脓性或血性分泌物,做细菌学检查可确定致病菌种。以后局部触诊检查可波动感,此时做局部穿刺常可抽出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以指导临床治疗。
在急性感染的早期进行X线照片检查可显示骨折断端明显脱钙、疏松,骨密度低于正常,2周后骨破 坏和吸收逐渐明显,同时可见轻微的层状骨膜反应。在此期间,看不到骨断端的硬化相象和死骨形成。
2.慢性期的临床及X线表现
显而易见,在急性期外伤局部形成脓肿,脓液压力不断增高,脓肿破 溃或切开引流后全身和局部炎症表现得以控制,病程进入慢性期,形成窦道。在数月、数年或更长时间内,窦道不愈合,长期有脓性分泌物排除,有时还可排出小块死骨,有时窦道也可暂时愈合,但当病人全身及局部抵抗力下降时可再度急性发作,窦道外口再度破溃,脓液流出。此时可取出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以确定致病菌种类及合理选择抗生素。
在一些局部软组织损伤严重的的病例,由于未及时地切除坏死组织,采用组织移植的方法封闭创 面,导致感染后大块骨外露,以后形成大块死骨,造成大块骨缺损。进入慢性期后,骨折断端长期受炎症刺激,在表现骨破坏的同时增生硬化更为明显,骨断端密度增高,可见一些硬化的新生骨,骨髓腔封闭。也可见到骨膜成骨反应。典型X线表现特征是骨感染所形成的死腔、死骨及增生、硬化均以骨折断端为中心,向两侧发展。因受外伤程度、范围不同可以有 大块或小块死骨形成,骨端硬化后可形成假关节,大块死骨摘除后可造成骨缺损,外伤性化脓性骨髓 炎的假关节及大块骨缺损的发生率远较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高得多。创伤发生后,骨折采用内固定者,当外伤性化脓性骨髓炎发生后,因骨折断端及内固定物浸泡在脓液之中,多发生松动,而失去固定作用。应该注意外伤性化脓性骨髓炎反应性新骨形成和骨折愈合时骨痂形成,在X线照片上表现是相似的,因此,新骨的形成并不是诊断外伤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依据。在慢性外伤性化脓性骨髓炎病例中,远红外线热像仪检查可发现患者的高温图象。其他检查,如X线断层摄影、骨同位素闪烁照相、窦道造影检查等,对判断提供病灶的范围,与软组织的关系有一定价值。
- 上一篇:骨髓炎的危害有哪些
- 下一篇:慢性骨髓炎治疗的绝招—活血化瘀法